RECOMMENDED
为维护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促进饲料粉碎机行业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饲料粉碎机产品质量进行了国
美卓HP900圆锥破碎机是一款适合大型骨料与矿山应用的多缸圆锥破碎机,由中国制造、中国首发,面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16年第3季度,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餐具洗涤剂等19种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
昨日,南京栖霞警方通报:南京首起医疗废物污染环境案告破。多家型医院把已使用且未经处理的输液管、输液袋、输液瓶、针头等医疗废物低价卖给不具备处理资质的个人,再经转手,医疗废物被违规黑心工厂加工成一次性塑料餐盘、口杯、玩具等。
现场查获含针头及输液管的医疗废弃物约8.5吨、抗生素类小玻璃瓶约5吨,共约13.5吨。实际查实嫌疑人收购、倒卖医疗废物数3000多吨,涉案价值4000余万元。
这是一起触目惊心的医疗废物污染案,他让我们不禁发怵,担心生活中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奶茶杯、奶瓶、饮料杯等是否为医疗垃圾做成。
检索发现,最早的相关报道出现在2005年。 经销商亲口承认,那种市场上常见的一次性口杯用的原料都是塑料垃圾甚至医疗垃圾,因为垃圾中的杂质没有清理干净,所以注入开水后就有股怪味。
当时塑料垃圾做成的杯子,因为一个只卖一角钱,是市场的“宠儿”。而按照有关规定,像一次性口杯和与食品有关的包装品和容器,都要用没有使用过的新塑料原料,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就大量生产这种塑料垃圾口杯。
此后每年基本上都会有类似的报道,距今最近一次发生在今年4月份。一家废物处理厂的女老板自曝内幕,记者暗访揭开医疗垃圾回收黑幕:输液瓶、输液管、药瓶被回收后做成一次性餐具、奶茶杯、饮料杯、果冻杯……
更骇人的是,这些医疗废物甚至残有血液、药水。带血注射器、透析用具、输液管等被加工成食品包装盒、一次性餐具、各种口杯、儿童玩具,会产生怎样的风险?
医疗废弃物不同于一般废弃物,其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千倍,还可能存在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等有害物质,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可能传播疾病,在国外被视为“危险”和“致命杀手”。
业界对医疗废物危害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深刻的过程。从2003年“非典”开始,医疗废物对环境的危害逐渐引发关注,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在抗击“非典”胜利后,国务院曾要求各地新建一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并对医疗废物实施严格的规范化管理处置措施。
2016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医疗废物被列为1号危险废物。按国家明文规定,医疗垃圾必须采用“焚烧法”处理,以确保杀菌和避免环境污染。
尽管近年来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整体处置状况有所好转,但是依然有医疗废物流出的现象。它们流向老百姓的茶几和餐桌以后,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形成极大的威胁。
起点是最早医疗垃圾的产生地——医疗机构。某些医疗机构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任由医疗垃圾从源头上“流失”,给医疗垃圾变身提供了原材料。
医疗废物的处理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大型医院在这方面的花费,每年高达上百万,因此部分医院直接把产生的医疗废物转手给废品收购站,以减少医院的支出来增加收入。
据不完全统计,一家大型医院每月产生的医疗垃圾至少有十几吨。据此次南京医疗废物污染案犯罪嫌疑人张某某交代,如果是正规处理医疗废弃物的公司来医院收购,医院需要支付的运输、处理价格是4.35元/公斤。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医院管理不到位,部分医院工作者利欲熏心,为获利不择手段。有些医院工作者专门负责把收集到的医疗垃圾运送到废品收购站,废品站会把塑料类的医疗垃圾粉碎,卖给塑料制品厂,制成生活用品。
有些医疗垃圾甚至被医院的保洁人员偷偷收集了起来,然后卖给了垃圾回收站。被暗访的一名医院保洁领班表示, 谁出的钱多,就给谁。
废品收购站回收这些医疗垃圾后,以更高的价格卖给生产塑料颗粒的加工厂,一次性塑料输液软袋用机械进行压缩打包,一次性塑料输液瓶用粉碎机进行粉碎打成塑料颗粒。
接下来,生产塑料颗粒的加工厂生产出来的塑料颗粒再通过塑料市场和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的塑料制品厂家。
据报道,记者在现场看到加工塑料颗粒的工人把割完商标的饮料瓶直接扔到碎粉机器中,再把加工出来的物品装到麻袋里,放在一边。记者询问一名工人,这些塑料品回收过来后是否消毒。
工人说,“这么多塑料瓶一共就我们俩人干,哪有时间消毒。再说消不消毒都一样,消毒也就是把瓶子放在水池子里用水冲一下,水哪能冲得干净,都差不多。”
这些塑料颗粒加工厂以4000元一吨的价格买进医疗废物,加工成再生塑料颗粒,一吨可卖到8000元,这还是5年前的“行情”。
据了解,医用的一次性输液袋(瓶)制成的塑料颗粒主要成分就是聚丙烯和聚乙烯,是制造塑料制品的重要原料。
这些塑料会被销售至塑料制品厂家,颗粒经过再加工,甚至还被一些黑心厂家用来生产仿冒知名品牌的塑料玩具、餐具等。
最后,不少成为我们餐桌上的餐具、孩子手中的玩具。至此一个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形成,每层工作明确,获利不断翻番,吸引不少人铤而走险。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在问题出现的源头入手。要彻底整治医疗废物回收加工恶象,则需斩断黑色产业链的第一环节:医疗机构——废品回收站。
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明确规定,诊疗过程中被病人血液、体液接触过的污染物以及输液管、针头物品都属于医疗废物,必须按规定进行销毁。
国内一些大城市分别建立了垃圾焚烧厂或焚化处理场,如深圳、北京、石家庄、成都、鞍山、沈阳等城市,均将医疗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后残渣体积只占原体积的5%-25%,而且产生的热量可以回收利用。统一处理医疗垃圾,使城区内减少排烟点,可减少大气对城市内的污染。
但是部分医疗机构要么并未如此处理,要么处理得不够彻底。医院为减少垃圾处理开支将医疗废物转手给废品收购站固然错误,必须予以谴责和追责,然而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促使他们规范处理垃圾,堵上非法处理的口子。
目前,医疗废物管理的法规标准不健全。尽管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但这些法规标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不高、尤其是缺少限制性条文等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和落实。
另外,医疗废物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医疗废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的法规制定者、实施者和监督者的协调配合。目前,涉及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卫生防疫、城市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等部门,政出多头,责权不清,极有可能造成监管力度不够。
建议相关部门就处理医疗垃圾中的一些难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比如以补贴的方式支持医疗机构按规定处理医疗垃圾,或者以政府的名义,设立或委托集中处理医疗垃圾的机构等,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医疗垃圾处理体系,堵住源头,别让医疗垃圾再走“旁门左道”。
同时,质检、工商、卫生等部门同时介入,管好自己的责任田,加大严惩力度,让唯利是图者的“良心”在严惩下“发现”,同心协力堵塞医疗垃圾流向社会的漏洞。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三湘都市报、中国宁波网 、海峡都市报、中国环保在线、中国网、中国青年报、中国产经新闻报、新华每日电讯、第一财经日报、法制日报、环球网)